我從2021年一月接觸股票交易,過程中跌跌撞,雖然至今還未因為股票而致富(我對致富的定義是「金流提高且生活品質提高」),但是卻也體驗過零股交易、槓桿當沖、漲停、跌停、月獲利15%、月虧損15%,算是非常豐富且「受益良多」。
因為服兵役的關係我改變投資策略,從六月開始,每週日會整理出一份投資金額介於十萬至二十萬的「月個股分析」,平日週間與假日則是大量翻書、學習,整理學習筆記並且發布到粉專,提供粉絲們一套有系統的學習脈絡。
這樣的行為模式持續一個月,而目前看出來的投資策略都獲利不錯!報酬比例介於30~15%,我目前資金也轉移到自己所研究的投資組合中的標的。有這樣的數據,的確大幅增加了我的信心,讓我對於未來的操盤非常雀躍與期待。
但是大量的分析與策劃,加上為了要發文而製版與圖文設計,在這個月的工作過程讓我累積了頗大的疲勞,也因此感到疲累。我考量過自己的疲累感有一部分來自於「獲利績效不佳」(可見上文,過去我在真實投資時,容易因為情緒而造成低獲利與頻繁虧損,進而影響心情),為剖析自己並且更進化,我決定正視這件事。
「沒賺到錢是什麼原因?下一步怎麼辦?」
目前台股大多數股票,以「價值投資」的策略而言應該是找不到備受低估的標的了!大多數早已溢價許多。(價值投資的定義為「認購公司持有權」並且透過參與除權息來獲得利益)正因為此,以至於投資者開始構思許多套「解讀股票」的策略來進行波段交易!我認為這就算廣義的炒股了。
而炒股就是一段「踐踏屍體」的過程,看誰買在相對低點就是贏家。如果你目前所購買的股票獲利不甚理想,我想問題有很大的可能在於「思科策略與行為不一致」。
找出熱門、強勢、有題材的股票並不難,但是同時買到相對低點就難了!所以我認為股票投資竟然是一門「風險管理」的理財策劃,思考脈絡就不應該只是緊盯著「高報酬」,反之應該更看重「低風險」以及「充足的理由」。
「低風險」是因應炒股過程而必須具備的「看空」態度!尋到高價值的公司,接著去找阻力(賣壓減弱、甚至接近歸零的入場機會),然後掛單買入並持有。而「充分的理由」是為了建立自己的操作紀律,用以低於情緒而產生的不理性,進而影響到交易結果。
替大家整理一下我認為的策略與心態:
- 以看空的心態去找滿足點,尋找「跌不下去的買入機會」,等待並且放大獲利。
- 以充分的理由建立交易信心,由於你曉得潛在的風險與報酬關係,所以賠錢了你也比較能釋懷、與檢討。